分別用不同的引發(fā)體系使苯乙烯(M1)-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M2),起始單體配比(f1)0=0.5,共聚物中F1的實測值列于下表: (1)指出每種引發(fā)體系的聚合機理。 (2)定性畫出三種共聚體系的F1~f1曲線圖。 (3)從單體結構及引發(fā)體系解釋表中F1的數(shù)值及相應F1~f1曲線形狀產(chǎn)生的原因。
試判斷下列各單體對能否發(fā)生自由基共聚?如可以,粗略畫出共聚組成曲線圖(F1-f1圖)。 (1)對二甲基氨基苯乙烯(Q1=1.51, e1=-1.37) - 對硝基苯乙烯(Q2=1.63, e2=-0.39) (2)偏氯乙烯(Q1=0.22, e1=0.36) – 丙烯酸酯(Q2=0.42, e2=0.69) (3)丁二烯(Q1=2.39, e1=-1.05) – 氯乙烯(Q2=0.044, e2=0.2) (4)四氟乙烯(r1=1.0) – 三氟氯乙烯(r2=1.0) (5)α-甲基苯乙烯(r1=0.038) – 馬來酸酐(r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