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法學院男生張吉波,還是在他10歲時父母就離異了。他隨母生活,家中就他母子二人。吉波熱情而有孝心,平時看到媽媽內(nèi)外忙碌,就總是搶著幫媽媽做事。但他總是特別粗心,在家里舉胳膊伸腿,不是打翻了壺就是碰掉了碗,做作業(yè)也是毛手毛腳,馬馬虎虎的。媽媽說了無數(shù)次,可他總是改不了,他媽媽遇事只好不許他動手。為此,他媽媽找到了他的心理老師,老師就有意地訓練他。“我的眼鏡忘了拿了,請你幫我拿,可別碰壞了,那是一幅很貴的眼睛??!”吉波小心翼翼地把眼鏡拿來,沒有碰壞。
“我口渴極了,請幫我倒杯水,倒?jié)M點,可別撒了!”于是,一杯滿滿的水輕輕地放在老師面前,一點兒也沒灑。
每當這時,老師就鼓勵他:“我看你媽媽說得不對,其實你很仔細,今后做什么事都要這樣。”
后來,老師又讓他衣服破了自己學著補,參加學校美術社學畫畫,就這樣,他終于進步了,變得非常細心和有耐心。

為什么張吉波在媽媽的幫助下改不掉缺點,而在老師的幫助下就能改掉呢?

答案: 張吉波的問題是一個品德行為養(yǎng)成的問題,而非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問題,媽媽多次說他限制他,都是在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上幫助他,...
題目列表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問答題

【簡答題】簡述矯正不良品德的策略。

答案: 1)消除疑懼心理與對立情緒,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
2)恢復與培養(yǎng)良好的自尊心和集體榮譽感
3)形成正確...
問答題

【簡答題】簡述道德培養(yǎng)的基本原則。

答案: 1)知情意行并重的原則
2)切合學生實際的原則
3)注重個別差異的原則
4)由外控轉為內(nèi)化...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