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本工程基坑深8.5m,北側距某住宅樓距離僅為7m。經專家論證后的方案采用圍護樁墻+預應力錨桿支護體系。整個施工過程對圍護體系實施連續(xù)變形監(jiān)控,對于圍護樁墻頂位移監(jiān)控值,施工單位與監(jiān)理發(fā)生分歧,施工單位認為按二級基坑監(jiān)控,監(jiān)理堅持按一級基坑進行監(jiān)控。
事件二:基礎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總監(jiān)理工程師簽署“質量控制資料符合要求”審查意見的基礎上,施工單位項目經理組織項目技術、質量負責人、總監(jiān)理工程師進行了地基與基礎分部工程的驗收。
事件三: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墻體施工時,施工人員先將小砌塊充分澆水濕潤,再將砌塊底面朝上反砌于墻上;外墻轉角處的臨時間斷處留直槎,并砌成陰陽槎,并設拉結筋。監(jiān)理工程師認為施工方法錯誤,立即下發(fā)整改通知。
事件四:地上框架結構存在主次梁,在主次梁交匯處,關于鋼筋擺放上下順序監(jiān)理與施工技術員認識發(fā)生分歧,上報總監(jiān)理工程師處理。
天津某高層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地下2層,地下18層。由于地質條件不太理想,所有柱及墻底均設計有灌注樁加樁承臺基礎、地連梁,地下室底板為整體筏板。
灌注樁設計直徑D=800mm,采用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成孔后清孔換漿,測定樁底沉渣厚度合格,然后下放鋼筋籠、導管,并按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藝澆筑混凝土,澆筑混凝土均超出設計樁頂標高300mm以上;施工結束后,監(jiān)理工程師對成樁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⑧-D軸交匯處某樁成樁直徑不足800mm,實測值為760mm,且樁位偏差為ll3mm。所有樁身混凝土試件檢驗均合格,并進行承載力試驗,所有樁承載力檢測均符合設計及相關規(guī)范要求。
竣工驗收前,施工單位將所有工程檔案提請當?shù)爻墙n案管理機構進行預驗收,合格后提請建設單位正式組織竣丁驗收。建設單位技術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設計單位和勘察單位共赴現(xiàn)場進行竣工驗收,驗收通過。
天津某高層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地下2層,地下18層。由于地質條件不太理想,所有柱及墻底均設計有灌注樁加樁承臺基礎、地連梁,地下室底板為整體筏板。
灌注樁設計直徑D=800mm,采用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成孔后清孔換漿,測定樁底沉渣厚度合格,然后下放鋼筋籠、導管,并按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藝澆筑混凝土,澆筑混凝土均超出設計樁頂標高300mm以上;施工結束后,監(jiān)理工程師對成樁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⑧-D軸交匯處某樁成樁直徑不足800mm,實測值為760mm,且樁位偏差為ll3mm。所有樁身混凝土試件檢驗均合格,并進行承載力試驗,所有樁承載力檢測均符合設計及相關規(guī)范要求。
竣工驗收前,施工單位將所有工程檔案提請當?shù)爻墙n案管理機構進行預驗收,合格后提請建設單位正式組織竣丁驗收。建設單位技術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設計單位和勘察單位共赴現(xiàn)場進行竣工驗收,驗收通過。
樁身混凝土試件取樣規(guī)定:每澆筑50m3必須取樣1組試件,單樁混凝土量小于50m3的樁,每根樁必須取樣1組試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