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背景材料:
閱讀下列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有關"化學能與熱能"的材料。
第一節(jié)化學能與熱能
一、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關系
1.化學反應的本質
化學反應的過程,本質上就是舊化學鍵斷裂和新化學鍵形成的過程。
2.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物質的化學反應與體系的能量變化是同時發(fā)生的。
3.決定化學反應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的因素
(1)微觀
取決于所有斷鍵吸收的總能量與所有新鍵形成放出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
(2)宏觀
化學能的變化取決于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
二、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
1.兩條基本的自然定律
(1)質量守恒定律
(2)能量守恒定律
一種形式的能量可以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的能量,總能量保持不變?;瘜W能是能量的一種形式,可以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熱能和電能等。
2.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通常主要表現為熱量的變化--吸熱或放熱
(1)放熱反應:放出熱量的化學反應
(2)吸熱反應: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
三、化學能的應用
1.利用熱量進行生活、生產和科研。
2.利用熱能使很多化學反應得以發(fā)生。

問題:
(1)寫出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可以獲得怎樣的知識與技能。
(2)說明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3)設計一個運用舊知識引入新課的教學片段。

答案: (1)知識與技能:知道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知道一個化學反應是吸收熱量還是放出熱量的決定因素;通過實例和實驗,了...
題目列表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背景材料:
下面是某教師關于"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的教學過程實錄
【新課導入】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時,你是否考慮過這樣的問題:一個化學反應在實際進行時,所有反應物能否完全(按照方程式中相應物質的量關系)轉變成生成物,如果能,反應條件是什么?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在預知理論產率極低的情況下,就不必再耗費人力、物力和時間去進行探索性實驗等。
【板書】第三節(jié)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
【推進新課】師:請同學閱讀課本第44頁實驗2-7,回答有關問題。
師:探究實驗2-7:把1mol/L的Na2SO4溶液逐滴加到3~4mL的CaCl2溶液中,直到不再有沉淀產生為止。
反應現象是:白色沉淀產生。
離子反應方程式:Ca2++SO42+=CaSO4
師:繼續(xù)演示實驗2-7:過濾,取澄清溶液與小試管中,加入適量的1mol/L的Na2CO3溶液,可能的現象是:有白色的沉淀CaCO3產生,或者沒有沉淀產生。
【板書】一、化學反應限度
【學生自學】閱讀課本P45頁
【板書】可逆反應:在同一條件下,既能向正反應方向又能向逆反應方向進行的反應稱可逆反應。
【板書】二、化學平衡
不同的平衡體系到達平衡狀態(tài)時,反應限度不同。
例如平衡體系1,Ca2++SO42-=CaSO4
平衡體系2,Ca2++CO32-=CaCO3
【合作探究】煉鐵高爐尾氣之謎
【板書】三、化學反應的條件控制
在生產生活中,促進有利的化學反應發(fā)生,抑制有害的化學反應發(fā)生,這就要討論反應條件的控制。
【學生自學】閱讀課本第46頁
師:帶領學生探究
A.建筑物定向爆破問題:
B煤的燃燒條件問題。
原煤含S量:要求<2%,否則SO2排放濃度會偏高;
原煤粒度:要求≤40mm,且越均勻越好,但不能使用粉煤;
爐膛:耐高溫;
煙囪抽力要求有大于20%的富余能力,氧氣要適當充足,等等。
必要時查閱資料。
【課堂小結】
i通過實驗探究,同學們了解:可逆反應、化學平衡、化學平衡狀態(tài)、化學反應限度。
ii.控制反應條件可以使化學反應向有益的方向盡可能多、快地進行。
【布置作業(yè)】
根據上述教學案例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
(1)該教學案例中,教師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入課題,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應遵循哪些原則?
(2)化學課堂上經常采用演示來完成教學,其構成要素及基本的類型有哪些?
(3)作為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實施時,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案: (1)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應遵循:定向性原則、啟發(fā)性原則、層次性原則、互動性原則、開放性原則。
(2)演示技...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