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的父母都從事房地產(chǎn)開發(fā)工作。因為工作的原因,小明從小到大跟著父母去過不少地方,每個地方待了不到兩三年就又要到另一個城市去。父母工作忙,小明與父母的溝通也不是很多,每次到了一個新的地方進入當?shù)貙W校讀書,小明就又要適應一個新環(huán)境。而當小明漸漸熟悉起來,可能又要離開了。剛?cè)雽W時,小明成績挺好的,可是幾年下來,成績一落千丈,他自己很煩惱,父母也很擔憂。
問題:(1)從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來看,小明的哪種基本需要沒有得到滿足?(2)請從需要之間的關系分析小明成績下降的原因。(3)請分析如何幫助小明擺脫困境,提高成績。
心理學家梅爾(Mayer)設計了一個"兩繩問題"的實驗。一個房間的天花板上吊著兩根繩子。兩根繩子相隔很遠,被試無法同時抓住。房間里只有一把椅子、一盒火柴和一把鉗子,要求被試把兩根繩子系住。問題解決的方法是:把鉗子作為重物系在一根繩子上,使繩子形成單擺運動,當兩根繩子靠得很近時,抓住另外一根繩子,從而把兩根繩子系起來。結果發(fā)現(xiàn)只有39%的被試能在10分鐘內(nèi)解決該問題,大多數(shù)被試認為鉗子只有剪斷鐵絲之類的功能,并沒有意識到它還可以當做重物來使用。
問題:該實驗體現(xiàn)了哪種心理現(xiàn)象?簡要分析該現(xiàn)象及其對問題解決的影響。
專家與新手的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相比于新手,專家不僅擁有某一領域的大最的知識經(jīng)驗,這些知識經(jīng)驗在頭腦中的組織是非常合理的,并且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快速提取并加以應用。他們不僅擁有豐富、組織合理的陳述性知識,同時也擁有解決問題時所必需的、有效的心智技能和認知策略。比起新手或?qū)iT知識較少的人,專家在解決相應問題時表現(xiàn)得更好。德格魯特(DeGroot,1965)以國際象棋專家和普通棋手為被試,給他們呈現(xiàn)一個實際比賽的棋局,呈現(xiàn)時間為5秒鐘,然后打亂棋子的位置,要求他們把棋局恢復原樣。結果發(fā)現(xiàn),專家能正確恢復20~25個棋子,而普通棋手只能恢復6個。
問題:結合上述材料,論述知識經(jīng)驗對問題解決的影響。